全焊接板式换热器因其无垫片、耐高压高温、长寿命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、电力、冶金等苛刻工况。以下是针对技术人员的详细分类和选型指南:一、按焊接工艺分类1.激光焊接式特点:采用高精度激光焊接,焊缝窄且深,热影响区小,承压能力高(可达8.0MPa以上)。板片间隙可压缩至0.3~0.5mm,传热效率接近垫片式。适用场景
全焊接板式换热器因其无垫片、耐高压高温、长寿命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、电力、冶金等苛刻工况。以下是针对技术人员的详细分类和选型指南:
一、按焊接工艺分类
1.激光焊接式
特点:采用高精度激光焊接,焊缝窄且深,热影响区小,承压能力高(可达8.0MPa以上)。板片间隙可压缩至0.3~0.5mm,传热效率接近垫片式。
适用场景:高压小流量介质(如超临界CO₂换热)。对泄漏风险要求严苛的场合(如有毒介质)。
2.钎焊式
特点:板片通过铜、镍等钎料在真空炉中焊接,结构紧凑,无密封垫片。耐压通常≤3.0MPa,耐温≤250°C。
局限:不可拆卸,钎料可能被腐蚀(如氨介质需用镍钎焊)。
典型应用:制冷、小型工业系统(如压缩机中间冷却器)。
3.扩散焊式
特点:板片在高温高压下原子扩散结合,无焊缝,耐压可达100MPa以上。材质限于钛、不锈钢等可扩散金属。
应用:航空航天、核工业恶劣工况。
二、按板片结构分类
1.传统波纹板全焊式保留人字形或斜波纹设计,通过周边焊接密封,流道与可拆式类似。
优势:传热系数高(可达6000W/m²·K)。
2.板管式:板片焊接成管状流道,兼具管式承压和板式快速传热。
应用:高压气体换热(如合成氨工艺)。
3.宽间隙全焊式:板片波纹间距扩大(5~10mm),流道不易堵塞。
适用介质:如造纸黑液、浆料。
三、按流道设计分类
1.对称流道:两侧流道几何形状相同,适用于介质性质相近的工况(如油油换热)。
2.非对称流道:通过调整板片波纹高度或间距,适应两侧流量/粘度差异(如气体液体换热)。
3.多程流道:通过内部挡板实现介质多流程流动,延长换热路径,提升温差利用率。
四、按材质组合分类
材质 | 适用介质 | 极限参数 |
316L不锈钢 | 一般腐蚀性液体(如海水) | ≤200°C,6.0MPa |
钛(Gr.1/2) | 氯化物、酸性介质(如盐酸尾气) | ≤300°C,4.0MPa |
哈氏合金C276 | 强氧化性酸(硫酸、硝酸) | ≤400°C,8.0MPa |
镍(Ni201) | 高温碱液(如NaOH浓缩) | ≤500°C(特殊设计) |
石墨复合板 | 强酸强碱(如磷酸生产) | ≤180°C,1.5MPa |
五、特殊功能类型
1.可拆式全焊模块:将多个全焊单元通过法兰连接,局部损坏时可单独更换模块(如AlfaLaval的"T系列")。
2.带蒸发/冷凝功能:流道专为相变设计,板片带强化成核结构(如表面微孔),用于制冷或工艺蒸发。
3.微通道全焊式板式换热器:流道宽度<1mm,适用于超快速换热(如燃料电池冷却)。
六、选型技术要点
1.工况匹配
压降控制:高粘度介质优先选宽间隙或低角度波纹。
结垢风险:易结垢介质需设计在线化学清洗接口。
2.机械设计
热应力补偿:大型换热器需采用浮动压紧板或波纹补偿结构。
抗震要求:核电用设备需通过ASMEIII认证。
3.经济性权衡:全焊式板式换热器初始成本高,但寿命可达20年以上,综合成本可能低于管壳式。
七、全焊式板式换热器选型
1.介质腐蚀性→确定材质;
2.压力波动频率→选择焊接工艺;
3.维护可行性→优先模块化设计。
全焊式板式换热器虽不可拆卸,但通过定期化学清洗或在线反冲洗可有效维护。对于恶劣工况,建议配套自动过滤系统。